> 文章列表 > “欲觅诛茅地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欲觅诛茅地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欲觅诛茅地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欲觅诛茅地”出自宋代释文珦的《天台山》。

“欲觅诛茅地”全诗

天台山》

宋代 释文珦

天台仙圣宅,隔断世间尘。

春夏长留雪,峰峦半入云。

溪行多病淑,樵径少逢人。

欲觅诛茅地,同流傥见分。

《天台山》释文珦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天台山》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这首诗以描绘天台山的景色和意境为主题,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山的独特情感和追求超凡境界的心境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:

天台仙圣宅,隔断世间尘。

春夏长留雪,峰峦半入云。

溪行多病淑,樵径少逢人。

欲觅诛茅地,同流傥见分。

诗意和赏析:

《天台山》以崇高的笔触展现了天台山的景色和山中仙境的感受。首句中,\"天台仙圣宅,隔断世间尘\"表达了天台山作为仙圣之地,超越了尘世俗念,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。接下来的两句\"春夏长留雪,峰峦半入云\"描绘了山上积雪常驻、山峰耸入云霄的景象,展现了山势雄奇壮观的气势。

下半首节的描写则更多地关注山中的人和环境。\"溪行多病淑,樵径少逢人\"表明溪水清澈而多病的特质,樵径则少有人迹,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幽静和宁谧。最后两句\"欲觅诛茅地,同流傥见分\"传达了作者对寻找修行境地的渴望,希望能与同修者相遇,一同追求精神的升华。

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,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和山中的静谧氛围,展现了作者对超凡追求和修行境地的向往。通过山水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,诗中融入了禅宗的思想,抒发了对超越尘俗世界的向往和追求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,可以感受到山水之美的同时,也能体会到作者对心灵净化和境界提升的追求,激发人们对内心宁静和灵性追求的共鸣。